故城龙凤贡面非遗工坊助力残障群体,30名听障者月入破万元

衡水新闻网 阅读:3 2025-07-08 14:37:29 评论:0

在河北省故城县,有一家名为“故城龙凤贡面非遗工坊”的企业,它不仅传承了古老的龙凤贡面 *** 技艺,更在助力残障群体就业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其中,30名听障者通过在工坊工作,月收入已突破万元,成为当地残障人士的就业典范。

龙凤贡面,作为故城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种面食以其独特的 *** 工艺和独特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在传统 *** 工艺中,对劳动者的听力要求较高,这给听障人士的就业带来了很大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故城龙凤贡面非遗工坊负责人李女士,在深入了解听障人士的就业需求后,决定创新工艺,降低听力要求。经过反复试验,她成功研发出了一种适合听障人士操作的龙凤贡面 *** *** 。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工坊的生产效率,还为听障人士提供了就业机会。

在非遗工坊,30名听障者成为了重要的生产力量。他们虽然听力受损,但凭借着对工作的热爱和努力,掌握了龙凤贡面的 *** 技艺。在工坊师傅的指导下,他们从原料准备、和面、揉面、拉面到煮面,每个环节都做得有模有样。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和面、揉面这些环节,都需要听声音来判断力度和温度。但是,在师傅们的帮助下,我们逐渐掌握了技巧,现在做出来的面食质量也越来越好。”一位听障工人感慨地说。

随着技艺的提升,这些听障工人的收入也逐渐增加。据了解,他们每月的收入已突破万元,这在当地乃至全国都属罕见。他们的成功,不仅为残障人士树立了榜样,也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更多残障人士看到希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李女士表示,未来,她将继续扩大工坊规模,为更多残障人士提供就业机会。

故城龙凤贡面非遗工坊的成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 部门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为残障人士的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故城龙凤贡面非遗工坊已成为当地残障人士的温馨家园。在这里,他们不仅学到了一门手艺,更收获了自信和尊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听障工人将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衡水新闻网提供本地新闻、政策解读及电子版报刊服务,打造衡水市对外宣传核心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