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乡村振兴考核体系成效显著,606个村获评省级和美乡村

衡水新闻网 阅读:2 2025-08-19 15:37:32 评论:0

近年来,衡水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创新,建立了完善的乡村振兴考核体系,为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新的考核体系下,衡水市共有606个村获得省级和美乡村称号,标志着衡水市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衡水市乡村振兴考核体系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依据,将考核内容分为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风文明、治理水平、生活条件五个方面,全面评估各村的乡村振兴工作。通过这一体系,衡水市将乡村振兴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产业发展方面,衡水市鼓励各村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等措施,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同时,衡水市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生态环境方面,衡水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处理等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此外,衡水市还加强生态保护,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农民生态保护意识。

在乡风文明方面,衡水市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通过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树立文明典型,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衡水市还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在治理水平方面,衡水市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农村治理能力。通过加强村务监督,规范村级事务管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此外,衡水市还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提高村民自治水平。

在生活条件方面,衡水市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通过实施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同时,衡水市还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农民基本生活。

在衡水市乡村振兴考核体系下,606个村获得省级和美乡村称号,这些村庄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风文明、治理水平、生活条件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村庄的成功经验为全市其他村庄提供了有益借鉴。

首先,这些村庄注重产业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民收入。如衡水市某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其次,这些村庄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了绿色发展。通过实施生态保护工程,村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再次,这些村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丰富,文明素质得到了提升。

此外,这些村庄在治理水平和生活条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农村治理能力;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总之,衡水市乡村振兴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为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新的考核体系下,衡水市606个村获评省级和美乡村,标志着衡水市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衡水市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举措,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衡水新闻网提供本地新闻、政策解读及电子版报刊服务,打造衡水市对外宣传核心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