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县创新推广“光伏+蚯蚓养殖”模式,实现棚顶发电棚下年收蚯蚓粪万吨

衡水新闻网 阅读:4 2025-08-10 06:37:32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光伏发电逐渐成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来源。然而,如何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河北省武邑县,一项名为“光伏+蚯蚓养殖”的创新模式应运而生,不仅实现了棚顶发电,还实现了棚下年收蚯蚓粪万吨,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武邑县位于河北省中部,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业现代化,武邑县积极探索新能源与农业的结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该县决定推广“光伏+蚯蚓养殖”模式,以实现棚顶发电、棚下养殖的双赢局面。

“光伏+蚯蚓养殖”模式的核心在于将光伏发电与蚯蚓养殖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在棚顶安装光伏发电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在棚下设置蚯蚓养殖床,利用光伏发电产生的热量和湿度,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这样一来,光伏发电和蚯蚓养殖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据了解,武邑县的光伏发电项目已覆盖多个乡镇,共计安装光伏发电板10余万平方米。这些光伏发电板在为当地居民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也为蚯蚓养殖提供了充足的温暖和湿度。在棚下,蚯蚓养殖床采用环保材料制成,不仅透气性好,还能有效防止蚯蚓逃逸。目前,武邑县已建成蚯蚓养殖基地20余个,年产量达到万吨。

“光伏+蚯蚓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1. 资源循环利用:光伏发电产生的热量和湿度为蚯蚓养殖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而蚯蚓粪则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2. 生态效益显著:蚯蚓在养殖过程中能够有效分解有机废物,减少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蚯蚓粪还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经济效益可观:光伏发电项目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清洁能源,降低了用电成本;蚯蚓养殖则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业产值。

4. 社会效益良好:推广“光伏+蚯蚓养殖”模式,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之,“光伏+蚯蚓养殖”模式在武邑县的推广,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衡水新闻网提供本地新闻、政策解读及电子版报刊服务,打造衡水市对外宣传核心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