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古城墙修复工程助力脱贫,300名脱贫户变身“文物修缮工”
冀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见证。近年来,冀州古城墙修复工程不仅为古城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当地脱贫户带来了新的希望,300名脱贫户在工程中变身成为“文物修缮工”,实现了从贫困到富裕的华丽转身。
冀州古城墙修复工程是一项旨在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工程。工程自启动以来,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技艺精湛的工匠参与。在修复过程中,工程指挥部高度重视就业扶贫工作,积极为当地脱贫户提供就业机会。
据了解,此次古城墙修复工程共吸纳了300名脱贫户参与。这些脱贫户原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在工程指挥部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他们通过培训掌握了文物修缮的技能,成为了一名名合格的“文物修缮工”。
“以前我们一家生活十分困难,孩子上学都成问题。现在,有了这份工作,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孩子也能安心上学了。”一位参与工程的脱贫户激动地说。
在古城墙修复现场,记者看到,这些脱贫户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清理砖石,有的负责修补墙体,有的负责绘制壁画。他们虽然身穿朴素的衣服,但脸上却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我们以前是文盲,现在通过培训,我们不仅学会了文物修缮的技能,还认识了很多字。”一位脱贫户自豪地说。
工程指挥部负责人表示,古城墙修复工程不仅为脱贫户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工程带动下,许多村民纷纷投身于古城墙周边的旅游业,从事餐饮、住宿等行业,实现了增收致富。
此外,工程指挥部还注重对脱贫户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培训,脱贫户们不仅掌握了文物修缮的技能,还学会了如何保护文物,传承文化。
冀州古城墙修复工程的成功实施,为当地脱贫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这不仅体现了党和 *** 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
展望未来,冀州古城墙修复工程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为当地脱贫户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助力他们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工程也将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让冀州这座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