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试点农村宅基地跨村流转,首批5万亩闲置地激活乡村旅游新活力

衡水新闻网 阅读:6 2025-08-02 18:37:45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成为一项重要议题。衡水市作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积极探索宅基地跨村流转模式,首批5万亩闲置地成功激活,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衡水市自然资源部新政的实施,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该政策允许农村集体组织将闲置的宅基地流转给有需要的村民,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还有助于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衡水市,首批5万亩闲置地成功流转,为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下为具体实施情况:

1. 政策宣传与培训:衡水市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提高村民对政策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同时,组织专业培训,帮助村民了解流转流程和权益保障。

2. 流转程序规范:衡水市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规范宅基地流转程序。流转双方需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流转期限、流转费用、土地用途等事项,确保流转过程公开、透明。

3. 流转方式多样化:衡水市鼓励村民采取多种方式流转闲置宅基地,如租赁、入股、合作等。这既满足了村民的经济需求,又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

4. 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流转后的闲置宅基地被用于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如农家乐、民宿、采摘园等。这些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5. 土地资源整合:衡水市通过宅基地跨村流转,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整合。流转后的土地集中用于乡村旅游项目,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6. 生态环境保护:在流转过程中,衡水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流转后的土地不得用于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这有助于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衡水市农村宅基地跨村流转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以下是该试点带来的积极影响:

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流转闲置宅基地,衡水市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2.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流转后的土地被用于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3. 增加村民收入:宅基地流转为村民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有助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4. 推动乡村振兴:宅基地制度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衡水市农村宅基地跨村流转试点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相信在政策的引导和村民的积极参与下,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将取得更大成效,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衡水新闻网提供本地新闻、政策解读及电子版报刊服务,打造衡水市对外宣传核心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