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县创新推广“光伏+蚯蚓养殖”模式,实现棚顶发电、棚下年收蚯蚓粪万吨

衡水新闻网 阅读:12 2025-07-02 16:37:35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光伏发电技术逐渐成为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而武邑县作为河北省的一个重要农业县,近年来在光伏发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推出了“光伏+蚯蚓养殖”模式,实现了棚顶发电、棚下年收蚯蚓粪万吨的生态农业新局面。

武邑县地处河北省中部,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为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提高农业产值,武邑县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武邑县决定推广“光伏+蚯蚓养殖”模式,实现农业产业升级。

“光伏+蚯蚓养殖”模式是指将光伏发电设施安装在农业大棚顶部,利用太阳能发电,同时在大棚下方养殖蚯蚓,利用蚯蚓处理有机废弃物,生产优质蚯蚓粪。这种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1. 节能减排: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有助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 增加收入:光伏发电可以为农民带来稳定的收入,同时蚯蚓粪作为一种有机肥料,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可以为农民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3. 改善土壤: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4. 减少污染:蚯蚓养殖可以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优质肥料,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在武邑县,这种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已建成光伏发电大棚1000余个,年发电量达到2000万千瓦时。同时,蚯蚓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年产量达到万吨,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为了进一步推广“光伏+蚯蚓养殖”模式,武邑县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加强政策引导:县 *** 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参与光伏发电和蚯蚓养殖项目。

2. 提供技术支持:县农业部门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

3. 建立产业链:通过引进蚯蚓粪加工企业,将蚯蚓粪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饲料等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4. 扩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光伏+蚯蚓养殖”模式的优势,提高农民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总之,“光伏+蚯蚓养殖”模式在武邑县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衡水新闻网提供本地新闻、政策解读及电子版报刊服务,打造衡水市对外宣传核心窗口